去年辽粤大战回顾:如果广东只输在内线,那就好了

去年辽粤大战回顾:如果广东只输在内线,那就好了

导语: 辽粤大战开始前,朋友告诉我他相信广东能先下一城,“广东身上有一种辽宁没有的气质!”最终的结果证明,有些事情并不能一味地用…

33人浏览
飞龙网
所属栏目:文章
更新于 2023-11-08 22:03:01
共有0条文章
用户2754728


辽粤大战开始前,朋友告诉我他相信广东能先下一城,“广东身上有一种辽宁没有的气质!”最终的结果证明,有些事情并不能一味地用这些形而上学的东西来解释。与之对应,回归赛场,输了,双方接近20分分差也不能仅用一句排兵布阵或内线高度差来解释或掩盖。

那么,广东输在哪了?又或者,辽宁怎么赢的?

我的观点是,这是一场FIBA规则下教科书般的——现代篮球多锋线+多持球点的胜利。


广东开场的进攻用的是威姆斯的持球投韩德君挡拆收缩蹲坑。杨鸣指导不是没想过,于是张镇麟对威姆斯。张镇麟的移动速度和绕掩护能力完全弥补了韩德君无法上体的缺陷。即便是开场威姆斯投中的那一记三分也是划过张镇麟的指尖,这种球能进多少杜锋知道心里也有数。但一直贯彻这一套路不变也是没办法的办法。老实说,广东内线掩护质量能够阻挡张镇麟移动的恐怕只有苏伟,而苏伟上场后是什么效果……观众也都看到了。


防守端,广东开场的人盯人对位上,易建联守韩德君,赵睿守郭艾伦,周鹏守李晓旭,这三组常规对位没什么好谈,杜峰指导要的是赵睿单兵防守和易建联、周鹏的禁区大面积协防围剿辽宁——郭艾伦和韩德君二人转——这一起手式。但威姆斯守弗格,胡明轩守张镇麟……杜指导您这是破罐破摔了吗?

胡明轩和张镇麟这组错位多大肉眼可见。让威姆斯这种队内一号持球进攻手去守对方锋线外援,其体力有多大影响也可想而知。我猜杜峰指导的想法是:反正你起手主角是郭艾伦和韩德君挡拆,我就赌你不会让弗格多持球或者张镇麟坐低位。辽宁确实给面子,所谓真男人就是,你敢竖墙我就撞,撞了南墙怪导航。至于那些缺陷漏洞,我瞅都不愁一眼。于是开场,郭艾伦顶着易建联和周鹏连续冲了三次禁区,弗格不挑威姆斯只挑周鹏,张镇麟不到内线在外围干拔胡明轩……

可以说,广东的开场是尽可能找辽宁的软肋,而辽宁是无视对位优势迎难而上。

也是广东之所以能在开场的场面上稍微占了些先手的主要原因。

伟大的迈尔在1842年发表《论无机界的力》时一定不会想到,这世上除了能量守恒,头铁一样会守恒。在感到莫名被压制后,杨鸣指导率先作出调整。


辽宁开始吹响反攻号角是从换上莫兰德、付豪和赵继伟开始。付豪本场多数时间扮演的角色李晓旭相似:防守端遇挡拆打延误回防顶人+协防,进攻端站底角+冲进攻篮板。但前者多投中两记底角三分,多上4分钟也说得过去。


真正改变局面的是莫兰德和赵继伟,莫兰德本场10+10,顺便领了5次犯规。数据上看,也就那么回事。可他和张镇麟在进攻端的移动和前场篮板总显得苏伟慢半拍。杜峰指导不得不打破常规轮转,让易建联提前返场应付局势,场面上一度出现易建联和苏伟两回合一上下的场面。


如果说莫兰德像条鲶鱼,搅乱了原本沉寂的局势,那么赵继伟则是舵手,完完全全控制了场面。这世上不缺美,只缺发现美的眼睛。前面提到,辽宁在人员对位上具备绝对优势,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在局面上合理分配球权,利用优势打破困局的组织者。论机会创造上赵继伟不如郭艾伦,但论分配合理、整合优势、控制局面,现在的辽宁队内没人比得上赵继伟。


于是从首节6分40秒,赵继伟助攻莫兰德打苏伟二加一取得领先后,辽宁队已经从劣势转为优势,且优势一握就是一整场。


有意思的是,辽宁开场首发五人里,只有韩德君上了不到20分钟。下半场杨鸣指导更是直接换了莫兰德首发。即,真正吃掉辽宁五号位时间的是莫兰德、付豪和李晓旭。

于是大多数时间里,辽宁摆出的阵容:赵继伟/郭艾伦、弗格/丛明晨、张镇麟、莫兰德/付豪/李晓旭三选二。这样的阵容里,最高的莫兰德不过两米零八,说他是站五号位的锋线不过分。进攻端三到四人具备持球和投射能力,防守端能够依靠脚步换防或利用延误避免错位惩罚,妥妥一套多锋线+多持球点的现代篮球阵容。

这样一套阵容造成的结果是,绝大多数时间里杜锋知道不得不将周鹏、威姆斯和易建联同时摆在场上。可以说这已经算得上广东应对辽宁能做的最大抵抗。可在缺乏足够锋线轮转的前提下,杜峰指导掩盖不了要让苏伟和曾繁日上场的事实,广东缺的不是内线高度,而是能够匹配比赛强度的锋线轮换。


上一轮系列赛赢浙江,广东靠的是对面回应不了严明的防守纪律和对位包夹压迫持球人,被大量压制去边线强投不中,己方后场线驱动防反千里奔袭。而本场比赛,在面对广东前场压制时,多持球点的辽宁能够轻松化解防守对方一二一一阵型。在破解二一二或二三联防时,辽宁也根本不需要过多战术配合,张镇麟和付豪俨然一幅美颜版邓肯+上将的姿态,大量外围命中、中距离干拔和禁区高低位,刷卡式打崩对手防线。

而当苏伟或曾繁日在场时,广东的持球人突进禁区,抬头一看除了对面两个防守人还有自己的五号位,己方小前锋还经常空切带来一个防守人……

多说两句,一些人口中,杜峰指本场导缺乏战术应变和阵容搭配。

请问什么是战术?战术无非就是跑位和配合,跑位和配合的根本目的是抓空位和错位,在对手能最大化保证移动速度和前场篮板时,你方后卫连最基本的抓防反和抓错位都做不到,内线球员无法利用挡拆为持球人找到投篮和突破空间,锋线球员背身遭遇的怕是联赛锋线防守天花板时,你怎么切入?怎么挡人?没有切入没有定点,你打战术能打出啥来?托马斯回旋体操表演吗?

辽宁在第三节证明球员不可能一整场都会努力投入到每个进攻/防守细节,而抓失误快反击从来都是这支广东的招牌。但打比赛和送彩礼一样,你不能把期望一直寄托在对方会回给你什么。说句广东球迷不大爱听的,在莱多和任骏飞没有确认能够出场前,场面上的优势会一直在辽宁这边,而且随着阿联和周鹏体能问题的凸显,阵容和对位优势只会越拉越大。

前一阵逛论坛时看到这样一段话,94年纽约肉搏的尤因与奥克利,老尼尔森手下飞驰的德克和纳什,07年声势滔天的黑八勇士;13年巴蒂尔勒布朗双前锋的热火;再到追梦登堂入室,死亡五小的小球;再加上无数规则的修改——NBA花了整整二十四年,才从大梦VS尤因的七场系列赛走到了空间转换+无限换防。多少英雄在小球的风暴里褪尽,多少球队成了现代篮球铁蹄下的骸骨。

大概,如今的杜峰指导看着现在的辽宁,满满都是曾经球队的影子;而如今的杨鸣指导看着眼下的广东。

登录后才能进行回答